兰州三益成翻砂厂:甘肃第一家民族机械工厂的宿世此生_铝合金低压铸造工艺_bob电子娱乐官网_pg电子娱乐十大平台
产品介绍

  600年前,从山西迁移到兰州的高技能人才,在黄河滨,不只铸造出四根万斤将军柱,他们的后嗣还创办了甘肃第一家铸造工厂。

  黄河穿兰州城而过,为了两岸留下了旖旎的风景,也隔断了两岸的沟通,留下了渡河难的感叹。从西秦时期,人们就在兰州黄河段上架起桥梁。到宋代又在兰州金城关邻近的黄河上建筑了浮桥。

  明初,明军克复河西走廊时,为处理军粮运送问题,冯胜邓愈等人特别在黄河城关七里河一带的黄河上架起了浮桥,以确保军需供给。

  所以,一大批高技能人才从山西移民而来,承担起架起黄河浮桥的使命。其间,有王氏宗族,他们因通晓铸造技能,承担起铸造万斤将军柱的重担。明人徐兰在《浮桥记》中描讲述,镇远浮桥是用各长227丈的两根铁索将24只木船串联成桥基,南北两岸各竖铁柱两根,作为缆桩,人称将军柱。

  据材料记载,担任黄河浮桥将军柱铸造的人是王宣、王训二人,他们来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白土坡王家大村人。大约在洪武二年,他们在大明王朝的征调下,从山西来到兰州,参加建筑黄河浮桥镇远桥。

  王氏后嗣中至今还流传着,他们先人当年铸造黄河浮桥的故事:铸造将军柱时,场所设在兰州黄河北,那里架起了48座铁炉,用来熔化生铁,第一次浇铸过程中产生意外事故,死了好几个人,铸造工程被逼罢工,后来王氏先人们通过剖析总结之后,再次进行了测算,才又开端铸造,成功完成了将军柱的铸造。

  据记载:王宣、王训两人和其他工匠们从洪武二年开端铸造直到洪武九年将军柱才竣工。他们于洪武四年(1371年)铸造将军柱两支,又于洪武五年(1372年)岁在壬子铸造一支,再于洪武九年(1376年)岁在丙辰铸造一支。浮桥建成后,由王氏独占在甘肃的铸造职业专利。

  王氏族谱中说,王宣、王训二人在兰州滞留了十几年。二人先在五泉山下禄家巷寓居,再迁绣河沿,再后来落户到黄河北的王保保城,数十年后迁移到皋兰西半个川(即今日的永靖半个川)。迁移到半个川的王氏后嗣,仍旧从事着铸造业。

  尔后数百年间,古城王氏就以铸造为业。解放前,王氏子弟在临夏、通渭、靖远、会宁、陇西、临洮以及青海多个区域开有分支作坊,一起运用王氏符号。解放后,陇西、临洮等地农机厂、兰州机械厂多是以王氏铸造为根底建立起来的。在临夏境内还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胖个川的模子,山城堡的炉子。”“胖个川的模子”说的便是古城王氏先人铸造技艺技压群芳,制造的模具冠绝一时。“山城堡的炉子”中的山城指的是湟水边上的青海民和川口镇一带,这里人掌握着冶炼炉运用的绝技。

  王氏后人不只以通晓铸造而出名,并且在同治年间,创办了甘肃第一个民族资本主义机械工厂。王宣、王训为黄河镇远浮桥铸造将军柱后,他们就在甘肃落地生根了。

  到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王氏后嗣再次承包了为黄河浮桥铸造将军柱的铸造使命。这次铸造圆满成功,他们也因精深的技艺,获得了在兰州独家经营翻砂铸造事务的经营权。这支王氏后嗣,逐步发展壮大,成为远近闻名的翻砂的铸造作坊。

  清同治末年,王氏后嗣王建文、王建武在兰州黄河北岸风林关,设立了三益成翻砂厂。这便是甘肃历史上第一个民族资本主义机械工厂。据有相关的材料记载,三益成翻砂厂招聘工人3至5人,他们选用传统的坩锅〔埚〕、大风箱、熔铁铸造的手艺技艺。而质料则来自于兰州民间,他们收买各地的废铜、废铁,出产犁铧、火炉、火盆、碾槽、铁臼、车串、链条、炉齿、炉条等手艺小耕具和日用金属品。

  现在,便是不了解这一个三益成翻砂厂,最终是怎么消失的?有知道的朋友们留言说说!

©2010-2021 bob电子娱乐官网_pg电子娱乐十大平台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道基南路7号  电话:0769-82188239 
联系人:陈生 13825731759

粤ICP备13041366号
Powered by PageAdmin CMS